|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兩會: "腰圍太大"壓垮醫保?"兩會"罕見強調體重管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記者會上表示,自2024年起,政府有關部門已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美聯社圖片)

隨著中國民眾超重與肥胖比例持續上升,慢性病風險也相應增加,這不僅影響公共健康,也可能對醫保體系構成沉重壓力。在此背景下,中國國家衛健委罕見地在“兩會”期間強調“體重管理”的重要性,此舉引發外界對中國肥胖問題的廣泛關注。


3月9日,中國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記者會上表示,自2024年起,政府有關部門已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旨在提升社會大眾對體重管理的重視,推動健康飲食與積極運動,為慢性病防控奠定基礎。

自去年以來,中國國家衛健委陸續發布《成人肥胖食養指南》、《肥胖症診療指南》和《體重管理指導原則》,凸顯肥胖已成為中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美國華盛頓智庫蘭德公司(RAND)中國政策高級研究員、流行病學家黃志環(Jennifer Bouey)在接受本台采訪時指出,中國目前面臨的肥胖問題的確相當嚴重。

黃志環說:“2020年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成人過重率是34.3%,肥胖率是16.4%,加在一起超過50%,兒童肥胖率也是非常高。這對中國來說是非常大的改變,在1980年代,全中國過重率只有5%到7%,肥胖率只有1%。”

當前,中國官方采用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作為肥胖標准,其中BMI在24至28之間定義為超重,超過28則屬於肥胖。去年底發布的《肥胖症診療指南》預測,到2030年,中國超重及肥胖人口將達到65.3%,屆時肥胖相關疾病的醫療支出恐攀升至4180億元,占全國醫療費用總額的21.5%。


圖為2025年1月12日在北京一座公園內健身的民眾。隨著中國民眾超重與肥胖比例持續上升,慢性病風險也相應增加,這不僅影響公共健康,也可能對醫保體系構成沉重壓力。?(美聯社圖片)

“肥胖”作為全球病 北京格外頭痛有個中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是全球性問題--經濟增長帶來了充足的食物生產,同時也促進熱量攝入過剩及其他生活方式的變化(如久坐不動),這都加劇了民眾肥胖,進而罹患慢性病的可能。


黃志環就此談道:“(肥胖率攀升會導致)今後20、30年腫瘤、心臓病、代謝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在全球范圍都有非常高的提升,特別是二型糖尿病熱點在中國印度。從病理來說,肥胖症跟很多疾病都有相關,包括一些生殖性的疾病,生殖健康問題也都和肥胖症有關系,……二型糖尿病也和老年癡呆有關,這些都是花銷非常大,而且對公共健康影響非常大的疾病。”

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醫學院教授、預防醫學研究中心項目主任蘭德爾·斯塔福德(Randall S.Stafford)則在接受采訪時告訴本台記者,在東亞和南亞肥胖會帶來更大的健康問題,這也使得當地政府更加擔憂:“與歐洲非洲血統的人群相比,由於基因差異,東亞和南亞人群在較低的肥胖水平下便更容易出現代謝問題,從而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為醫保“減重” 衛健委鼓勵賓館配置體重秤

在9日的記者會上,雷海潮也強調,今年有關部門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具體的措施涵蓋三面向——落實政府、行業、單位與個人的共同責任,營造良好的體重管理環境,同時鼓勵家庭及賓館更廣泛配置體重秤;加強體重管理相關知識宣傳,提高公眾健康意識;以及在醫療衛生機構增設體重管理門診,為民眾提供更專業的健康指導。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8 秒